|
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结节性痒疹100例疗效观察将200例结节性痒疹随机分成注射组和药物组各 100 例。 注射组 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12mg 1支,2%利多卡因5ml 1支。 注射部位:①优先选择结节性痒疹大的皮损区;②优先选择结节性痒疹皮损密集区。 操作:先选注射部位,作好标记,充分暴露。准备好一次性注射器(5ml)1 支,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12mg1 支,2%利多卡因5ml 1支,然后用一次性注射器(5ml)抽取 2%利多卡因 5ml(儿童剂量酌减),然后注入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瓶内混合均匀。然后再将药液回抽入一次性注射器内。常规消毒注射部位,同时将注射器的针头快速刺入结节性痒疹皮下, 行针,缓慢将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药液注\\(适量),退针,用 75%酒精棉签按压针孔止血。余部位同法施治。一周一次,7 次为一疗程。患者无特殊情况禁用其他药物。 注意事项:①使用激素类药物,哮喘剧烈发作期,荨麻疹伴发喉头水 肿,月经期,孕妇及极度衰弱的病人忌用。②对人免疫球蛋白过敏者或有其他严重过敏史者忌用。③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④治疗前首先解除患者心理恐惧,使其配合治疗。⑤治疗中尽量让患者平卧位,以防神经痛性休克。⑥每次治疗完毕后,让患者休息 5 分钟,无治疗外不适感方可离去。 药物组 采用常规综合性治疗方法:外用复方炉甘石洗剂,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每日 2 次;口服盐酸奥洛他定片,一日 2 次,一次 5mg。 疗效标准 1 治愈:通过治疗后,患者的皮损及瘙痒症状完全消失,生活如常,1 年以上无发作者。 2 显效:通过治疗后,患者的皮损及瘙痒症状完全消失,当接触过敏原或食入辛辣刺激性食物时又有轻发作,避免后可自行缓解者。 3 有效:通过治疗后,患者的皮损及瘙痒症状完全消失,当接触过敏原或食入辛辣刺激性食物时症状复发,避免后仍需治疗方可缓解者。 4 无效:通过治疗后,患者皮损及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者。 研究结果 通过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注射组的治愈率与药物组相比,注射组明显高于药物组。两组治疗平均起效时间见表2,药物组治疗平均起效时间明显短于注射组,但停药后易复发。
注:与药物组比较,1)P<0.05。
结节性痒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剧痒和结节性损害为特征。病因与昆虫叮咬,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代谢障碍及神经、精神因素有关。皮损好发于四肢,也可见于腰臀部,最多见于小腿伸侧。临床以剧烈瘙痒和结节性皮损为特征,临床治愈率低,慢性经过,可长期不愈。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睡眠质量。中医学认为本病是体内蕴湿,痰湿凝聚,经络阻隔, 气血凝滞,形成结节而作痒。我院临床从 2012 年开始使用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均采用上臂外侧皮下注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本人于 2014 年后将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局部皮下注射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显著,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直接注射到结节性痒疹皮下,刺激机体产生抗组织胺的抗体,从而快速消除皮损区内源性组织胺的致病作用,迅速达到止痒效果,皮下局部注射又起到点刺针灸,具有疏经活络,祛风散寒,促进代谢,减轻炎症及止痒的作用。通过注射组与药物组的临床数据统计,发现药物组的外用糖皮质激素类及抗过敏类膏剂,口服抗过敏类药物等综合性治疗,见效性快,但易产生耐药性,副作用大,过早停药反弹性强。而本疗法见效虽没有药物组综合性治疗那么快,但无依赖性,不反弹,治愈率高。另外,我们在治疗中发现病程长短及年龄大小与治愈率成反比。 参考文献: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局部皮下注射治疗结节性痒疹100例疗效观察.修猛刚 龚显珩 江苏省盱眙县皮肤病性病医院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分享,并不代表本平台同意其描述和观点,如需治疗请听从专业指导,如转载稿、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