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如何治疗?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神经炎(即面神经瘫痪)、“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临床多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口角下坠及面部歪斜更为明显。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撅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脸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01. 病因 在所有面神经麻痹的患者中,70%左右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其诱发因素多为寒冷,其发病与季节存在相关性。冬天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气温越低发病率越高。急性起病,多在3天左右达到高峰,表现为单侧周围性面瘫,无其他可识别的继发原因该病具有自限性,但早期合理的治疗可以加快面瘫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治疗 02. 1.糖皮质激素:对于所有无禁忌证的16岁以上患者,急性期尽早口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促进神经损伤的尽快恢复,改善预后。发病3d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是否能够获益尚不明确。 2.抗病毒药物: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可以根据情况尽早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可能会有获益,特别是对于面肌无力严重或完全瘫痪者,但不建议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3.神经营养剂:可使用B族维生素、甲钴胺等。 4.理疗:按摩、针灸治疗等。 值得关注的是,有临床学者探讨了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将34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激素、抗病毒、维生素、理疗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17例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和甲钻胺注射液;对照组17例给予甲钻胺注射液。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7d、14 d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4%,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认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钻胺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护理事项: 1.眼部护理 急性期减少户外活动,保持眼部清洁,可用眼罩盖住患眼或涂抹眼药膏,预防结膜及角膜感染,尽量减少用眼。 2.饮食护理 有味觉障碍的患者应注意食物的冷热度,避免坚硬的食物,尽量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注意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康复护理 可对患侧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面肌开始恢复时,需做面肌的肌力训练,以训练表情肌为主,做睁眼、皱额、吸吮、翘嘴唇、开口笑、提嘴角、吹口哨、撅嘴唇、拉下颌等动作,每次约20分钟,每日1次,直至康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分享,并不代表本平台同意其描述和观点,如需治疗请听从专业指导,如转载稿、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