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难治性癫痫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主要因神经元放电异常导致,难治性癫痫是其常见类型, 主要特征为突发性、 短暂性、 反复性发作的中枢神经系统失调。随着脑部疾病、 全身系统疾病发病率增加, 成人难治性癫痫发病率不断升高。抗癫痫药物为主要的治疗方式, 但难治性癫痫患者的药物抵抗性强且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 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难治性癫痫发作时神经元异常放电可致脑组织血氧供应不足, 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功能发生紊乱, 因此配合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及调节免疫的药物有助于增强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效果。基于此, 本研究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免疫球蛋白对难治性癫痫患者神经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该研究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纳入标准:① 确诊为难治性癫痫;②联用 2 种以上抗癫痫药物治疗 2 年以上, 疾病发作频率降低 <50% ;③ 无其他神经病变。排除标准:① 近 1 个月接受药物治疗;② 严重肝肾功能异常;③ 对治疗药物过敏;④ 伴有颅内占位性病变或严重感染。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例。 方 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 联合 2 种以上抗癫痫药物。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治疗。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 20μg 与 2mL 生理盐水混合, 肌肉注射, qd , 连续治疗4 周;免疫球蛋白 400mg · kg -1 · d -1 静脉滴注, 连续 5d 为1个疗程, 治疗4个疗程。
结果 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白介素 -6 (IL-6 )水平 治疗后, 两组的 NSE 、 IL-6 水平降低,且观察组的 NSE 、 IL-6 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
2.T淋巴细胞亚群 治疗后, 两组的CD3+、CD4+ 、CD4+ /CD8+升高,CD8+降低, 且观察组的CD3+、CD4+、CD4+ /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脑组织神经元异常放电为导致癫痫发作的元凶, 可引起大脑短暂性功能障碍。多数癫痫患者经规范性治疗后可控制病情, 但仍有部分患者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后效果较差, 称为难治性癫痫。夏露等的研究表明, 多数癫痫患者接受常规抗癫痫药物 (拉莫三嗪、 丙戊酸钠、 奥卡西平等) 治疗后, 可有效控制症状, 减少发作次数, 但该类药物未能控制神经元异常放电, 患者可因脑组织长期异常放电导致神经元损伤及认知功能障碍等。随着治疗理念的转变, 治疗目标已由此前的减少发作次数、 缓解症状转变为改善患者的神经健康。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观察组的 NSE 、 IL-6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提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神经元损伤。 NSE 主要由人神经元及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 神经细胞受到损伤或破坏后, NSE 可立即渗出细胞外并透过癫痫患者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循环;此外, NSE 可参与葡萄糖代谢过程, 可用于神经损伤程度的评估。研究表明,癫痫患者 NSE 水平与视频脑电图痫样放电关系密切。IL-6 是一种促炎因子, 可参与机体多种炎性反应, 调节神经系统免疫因子水平及神经元分化过程。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修复受损的髓鞘, 促进病变神经纤维愈合, 减轻脑神经元损伤, 减少 NSE 释放, 此外亦可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 抑制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并阻断神经元分泌 IL-6 , 为患者神经元的再生及修复提供合理的环境支持。免疫球蛋白可调节机体因癫痫反复发作引起的应激状态,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影响内分泌系统, 通过负反馈作用调节神经元系统 。癫痫反复发作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CD3+ 可反映人体细胞免疫功能, CD4+具有调控免疫反应作用, CD8+可发挥直接杀伤细胞毒作用;CD4+/CD8+ 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 其值降低提示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观察组CD3+ 、CD4+ 、CD4+/CD8+ 升高及CD8+降低幅度较明显, 提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调控作用更强。 分析其原因为鼠神经生长因子通过神经 - 内分泌 - 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 达到纠正免疫功能紊乱的目的;免疫球蛋白通过诱导细胞因子及体液因子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脑电图产生影响,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反应, 并维持免疫 - 神经 - 内分泌网络的平衡, 降低患者脑内免疫反应强度, 二者联合作用共同调节免疫反应,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分享,并不代表本平台同意其描述和观点,如需治疗请听从专业指导,如转载稿、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 |